1.1 配管的目的是保护导线,因而要求管路畅通到位,便于穿线及用户以后更换导线,并接地可靠。配管工作是电气工程中最普遍、最基础性的工作,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优工作的成败。暗配管预埋质量不好将造成土建大面积的剔凿,极度影响结构强度;明配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优的观感效果。
1.2 凡敷设在需要破坏装饰或结构后方能见到的配管为暗配管,除暗配管之外的配管为明配管。暗配管包括敷设在墙体、顶板结构内的以及不上人的封闭吊顶和固定封闭的井内的配管。可上人的吊顶内(有人行通道的吊顶)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为明配管,其管路走向及支架、固定均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。
2.2 镀锌钢管应采用热镀锌,内外镀层良好、均匀,无表皮剥落、锈蚀现象。
2.4 金属软管或包塑金属软管,内外须镀锌,不脱丝、锈蚀,并采用同材质的配件。
3.1 钢管适用于室内、外场所,但对金属有严重锈蚀的场所不宜使用;敷设在土中时,应有三油两布防腐措施;敷设在焦渣中时,须包裹至少5CM清水混凝土保护层;暗敷设在混凝土中时,不需做管外防腐,但要求管内外除锈,管内防腐;暗敷设在吊顶内及明配时,需管内外除锈,管内外防腐,外壁刷面漆,面漆颜色与建筑物表面颜色分界清晰,不得交叉污染。
3.3 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损伤的干燥场所,且不应直埋入地下或混凝土中。当在潮湿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,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,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。
3.5 消防联动控制、自动灭火控制、通讯、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,应采用金属管,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,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当必须明敷设时,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。
4.1 钢管暗配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,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中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。
4.2 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,当两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,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4倍。
4.4 套管连接时要保证套管长度为管径的2.2倍、套管管径应与管径相匹配,对口处要位于套管中间,焊口应牢固严密,薄壁铜管严禁套管连接。
4.5 套丝连接要用通丝管箍,套丝不乱扣,管口要对严,连接后外露螺纹2-3扣。明配管一定要采用套丝连接.不得采用套管焊接。塑料管应采用插入法连接,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粘剂,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.5-3倍,插入深度直为管外径的1.1-1.8倍。
4.6 管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时,管口及连接处均应密封。敷设在室外的配管应有防雨功能.管路连接处,丝头应缠防水胶布或缠麻抹铅油。
4.7 金属软管中间不得有接头,与设备器具相连时,采取了专用接头,连接处应密封可靠,并带非金属护口。
4.8.2 管路为水平敷设时,扣压点宜在管路上下方分别扣压;管路为垂直敷设时,扣压点宜在管路左右侧分别扣压;
4.8.3 当管径为Φ25 及以下时,每端扣点不应该少于2处;当管径为Φ32及以下时,每端扣点不应该少于3处,且扣点宜对称,间距均匀;
4.8.4 扣压点深度不应小于1mm,扣压形成的凹凸点不应有毛刺,且扣压牢固、表面十分光滑,扣压后接口的缝隙应采用封堵措施。
5.2 暗配管要固定牢固,混凝土中每隔1m 用铅丝与钢筋绑扎,接线cm以内必须用铅丝与钢筋绑扎。塑料管应加大固定密度,减少浇捣混凝土时的冲击。禁止在管子与管子、管子与钢筋间用电焊固定。
5.3 埋入墙或地面的管子应最好能够降低重叠高度,管子应至少有15mm保护层。管与管间应至少有25mm 间隙以免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不能渗入,造成空裂。
5.4 吊顶内敷设的管线应有单独的支架,不得在管道、龙骨等上面固定,但直径在20MM 及以下的钢管,直径在25mm 以下的电线管可利用吊顶的吊杆或主龙骨敷设。
5.5 明配管时管路布置要按照横平竖直、注重观感的原则,空间布置要合理。管路要弹线M 段配管平直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。,全长偏差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 1/2。
5.6 明配管的固定支架、吊杆要根据其受力情况、外观形状、高度调节方式来确定,确定后要统一预制、刷防锈漆且面漆颜色要一致,安装时排列朝向一致,间距一致,无变形扭曲现象。
5.8 成排明管敷设应保证管间距一致,卡具一致,连接点、接线盒设置排列有规律。
5.9 明配管固定间距为:管卡与中间、转弯中间、器具或接线MM,中间管卡的最大距离见下表。
5.10 在上人吊顶、竖井内禁止做拦腰管和绊脚管;不上人吊顶内的配管虽属暗配管但按明配管做法去要求。
5.11 钢管与电气设备、器具间的金属软管长度小于 2m,固定间距不应大于 1m,管卡与管端、弯头中点的距离直为300m,与嵌入式灯具及类似器具连接时,其末端固定管卡,宜安装在自灯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m处。金属软管不得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,金属软管不得作灯与灯之间的导管。
6.2 对配电盘、箱的开孔还得注意与二次板的间距,应考虑开在靠配电箱后部。
6.3 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,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,有锁母者与锁紧螺母平,露出2-3扣。
6.4 进入灯头盒、开关盒的线根,否则应选用大型盒;两根以上配管并排进入箱盒,间距要均匀,排列整齐一致;管进入箱盒时,盒内外侧应装有锁紧螺母固定;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管线,排列应整齐,管口宜高出基础地面50-80mm。
6.5 对地面的插座甩出管、顶板的开关甩出管、电机的出线管、暗配管做法与明配管做法的接口部位要考虑将来的观感,尽量作到位置准确,格外的注意保证位置准确、间距一致、高度适当,管口要套丝,必要时焊接接地螺丝。尤其应注意甩出管的成品保护,防止管路堵塞。
7.1 保证标准层各箱盒口与同一轴线的距离、与建筑物阳、阴角的距离一致;成排的开关盒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。
7.2 要保证强电盒口与弱电盒口的距离在50cm以上,保证盒口与管道等的距离。
7.3 配电箱、开关盒的位置不应设在门、窗的开启方向后以及影响设备操作处;中间接线盒应设在不影响视线观感的地方。
开关安装高度1.4米,距离门边15CM,紧贴墙面,不要有缝隙。要注意别设置于门后等不利于操作的地方。
7.4 对开关盒、插座盒影响观感的重要部位如门厅的大理石墙面、浴室、厨房瓷砖墙面,要结合土建排砖,对其位置加以调整,尽量设置于砖体的几何中心位置。尤其应注意与土建配合,防止开关、插座入墙过深或位置不准。
开关、插座等面板安装的地方要便于操作,不要安装于门后、暖气罩后等隐蔽的地方。安装高度要符合规范、设计要求。
灯具和消防探头的距离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。注意成品保护,探头等精密仪器更需要严密保护。
结构配合中同一房间、同一高度接线高度一致,盒口要与墙面平齐,封堵严密。2 强电盒与弱电盒要距离0.5m以上。3 高度差不大于1mm。
8.1 混凝土墙体配管时,为保证标高准确,建议使用二次接管,在混凝土墙体上预留相应的槽,待土建建筑线放完后再进行配管盒工作;
8.2 箱盒在安装过程中要固定支撑牢固,箱盒周围应加设钢筋,保证暗装的箱盒不受力变形,盒应封包严密,防止进入沙浆,盒的备用敲落孔一般不得敲落;
8.3 暗装在具有易燃结构部位及易燃材料附近时,应对其周围的易燃物作好防火隔热处理;
8.4 建议使用一次冲压成型的接线盒,自制的箱盒要处理方正坚实,周围磨口干净,刷防锈漆;
8.5 箱盒底部距墙面小于30MM 时,需加金属网固定后再抹灰,防止空裂;
8.8 箱盒要注意成品保护,盒内在拆模后应及时清洗整理干净,刷好防锈漆,盖好临时盖板
9.2 管子采用 JDG 时,用紧固螺钉固定,套管连接处一定要固定牢固,在墙内或混凝土内配管,中间的绑扎间距不应大于1M,离接线CM 应将管子绑扎固定,距转角处、分支处15cm 至30cm 应进行绑扎,管子进入接线盒用锁紧螺母内外固定,应牢固无松动。管子使用套管连接时,管子应在套管中心,所用管子配件应由厂家提供并使用厂家的专用工具,防止造成接地不良,在振动的场所紧固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,JDG管严禁焊接,连接处不应有凹凸现象。
㈡管内穿线.导线 应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导线,严禁擅自改变导线 为保证施工方便,线口至配电箱、盘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分色:L1为黄色,L2为红色,L3为绿色,N(中性线)为淡蓝色,PE(保护线)为绿/黄双色线,开关控制线为白色线。穿入管内的干线.穿线 穿线前,先将管子用布进行清扫,避免管内的脏物污染导线;穿线前应先穿好带线 导线在管内不得扭结、接头、断线、背扣,严禁出现死弯。
2.6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在同一管内;不同回路、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,不得穿入同一管内,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;
2.6.4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,但管内的导线 在任何情况下,导线均不得明露(金属软管的保护地线除外),箱盒须用盖板封闭,盖板螺丝齐全紧固。
3.导线 压线 要根据导线线径压接根数选择适当的压线 导线剥削后,要清除氧化膜,将线芯插入压线帽内,若填不实,可将线芯折回头,填满为止,线芯必须插到底,导线绝缘层与压线 必须用专用的压线钳压接,要依据压接根数和压线帽规格选择适当的咬齿模数,以防止不到位虚接或受力过大线.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
1.1 柜体外观尺寸方正,周边平整无损伤,油漆无脱落,柜体有一定机械强度,二次底板厚度不小于1.5M,柜内仪表、控制元件齐全,安装牢固,布置合理满足电气间距与爬电距离要求,接线质量符合规范要求。
1.2 二次板、带电器设备的门、柜体上均应焊有接地螺丝,柜上部进线处和下部接线端子处,尤其是进出多芯电缆时,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外接导线,多芯电缆分开线芯的接线空间。配电柜下部端子排,离地宜大于350MM。
2.1 配电室内不应有其它的管道通过,室内的暖气管道不应有阀门,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采用焊接。2.2 成排配电柜的长度超过6M 时,柜后的通道应有两个通向本室或其它房间的出口,出口应布置在通道的两侧,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时,其间还应增加出口。
2.3 低压配电柜的平面位置应按图施工,标准层竖井内的空间位置应按统一标准尺寸控制,为了安全和操作方便,不应安装于门后或妨碍操作的设备旁。
2.4 单独柜(盘)只找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。成列柜(盘)各台就位后,先找正两端的柜,再从柜下至上2/3高的位置绷上小线,逐台找正,如柜不标准,以柜面为准。找正时采用0.5MM 铁片做调整,每处垫片最多不能超过3片。然后按固定螺孔尺寸,在基础型钢架上用手电钻钻孔。一般若无要求时,低压柜钻Φ12.2 孔,高压柜钻Φ16.2 孔,分别用M12、M16镀锌螺孔固定。
2.5 成排配电柜,柜与柜之间应用螺栓做固定,根据柜的高度不同,选择相应的固定点,以保证配电柜的稳固性。
3.1 调直型钢,将有弯的型钢调直,然后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基础型钢架,并刷好防锈漆。
3.2 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,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,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、找正。找平过程中,需用垫片的地方不能超过3片。然后将基础型钢架、预埋铁件、垫片用电焊焊牢。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上油机以上为宜,手车柜基础型钢顶面与抹平地面相平(不铺胶垫时)。3.3 基础型钢与接地线连接:基础型钢安装好后,将室外地线扁钢分别引入室内与变压器安装地线配合)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,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,然后将基础型钢刷两遍灰漆。
4.配电柜的组立及接线 配电柜的基础槽钢要找平放正,与地面连接牢固,焊接处焊渣处理干净,油漆刷均匀,槽钢上不得开孔进管,在槽钢内要抹水泥层,保证槽钢内底部干净平整,不露渣漏筋,在地面有水的机房,水泥层要高于槽钢外地坪的高度。
5.地线 导线压接的鼻子一定要使用闭口鼻,严禁使用开口鼻,应根据导线的规格、电流的大小选不一样的接线鼻子,应采用涮锡并且涮锡饱满无夹渣、空隙,接线鼻子涮完锡后,除接线的地方外,都应使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胶带进行包扎。成排配电柜安装:1 垂直度不大于1.2/1000,盘面平整度4MM,盘间接缝小于2MM。2 柜子标识齐全清楚。
5.2 与母排压接时,建议一个螺栓压一个接线鼻子。进入配电柜的管、线槽都应用接地线与母排连接,柜内的接地线不应串接,应采用并接。
配电柜、箱接地做法:配电箱、柜如有电气元器件装于箱柜门上,就一定要接地。软编织带,闭口鼻子。
5.3 母排上的鼻子压接应压在母排后的平垫后,螺栓应平垫、弹簧垫齐全。螺栓穿法需按照如下原则:①由里向外穿;②由左向右穿;③由上向下穿。
1.1.1 灯内配线严禁外露,灯具配件齐全,无机械损伤、变形、油漆剥落、灯罩破裂、灯箱破裂、灯箱歪翘等现象。
1.2.1 灯具安装牢固端正,位置正确。1.2.2 有吊顶的灯具或重量超过 3Kg的灯具,在顶板上加独立的吊杆或预埋件,承担灯具全部重量,不使吊顶龙骨承受灯具荷载。
1.2.3 成排明装灯具,在预埋灯头盒时,先放线,根据灯型留出间距位置。成排安装的灯具中心线 凡安装距地高度低于或等于2.4m的灯具其金属外壳必须连接保护地线 灯具吸顶安装术台应在土建刷完一遍浆后来安装,木台应固定牢固,与建筑物表面没有缝隙,不露黑边,木台直径在75~150mm时,应用两条螺丝固定,木台直径在150mm以上时,应用三条螺丝呈三角形固定,灯具应安装在木台中心。在保证灯具底座不漏光及维修时不损坏吊顶的情况下,底座在250MM 以上灯具吸顶安装可不加装本台,导线进灯箱处应加套管塑料管保护。
1.2.6 灯具在吊顶上嵌入式安装,应固定在专设的框架、支吊架上,不应使吊顶龙骨受灯具荷载,支吊架形式要统一,下口留长节螺纹以便调节高度,支吊架必须固定在楼板上,不得固定在管道、风管上,且一套灯具对应一套支吊架,不得用铅丝固定。
成排灯具安装:1 筒灯开孔大小适中,无漏边现象。2 灯具安装要放于吊顶的几何中心位置。3 灯具和消防探头、喷洒头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.4 成排灯具顺直美观。
2.1.1 塑料板有足够强度,应平整无弯翘变形,色度均匀不含杂质半透明。
开关面板安装:1 和装饰面合理结合,放于其几何中心。2 开关方向正确。3 与墙面无缝隙。
2.1.2 面板的紧线应用光滑的圆头螺丝,不应用平头螺丝,以防损伤导线 安全插座的各插孔应均匀并带安全门,安全门应使用合成阻燃材料,硬度高、耐高温、不变形,单孔插不进去。
2.2 安装的地方2.2.1 开关、插座的位置按图施工,任何场所的窗、镜箱、吊柜上方及管道背后、门后均不应有控制灯具的开关。
2.2.2 开关、插座距暖气片、管道、接地干线、设备、弱电插座太近时要移位。
2.3 接线 开关的接线应正确无误,开关必须切断相线;开关位置应与灯位一致,同一单位工程其跷板开关的开、关方向应一致。
2.3.2 单相两孔插座在横装时,面对插座为“左零右火”,坚装时面对插座为“下零上火”,单相三孔及三相四孔的零线 民用插座的保护线应选用与相线截面积、绝缘同等级的铜芯导线 在配电回路中的各种导线,均不得在开关、插座的接线端子处以套接压线的方式连接其它支路。
2.4.2 面板的螺丝为镀锌件,无杂物、表面清洁、不变形、盖板端正、紧贴建筑物表面,不吃墙、没有黑边、缝隙。
3.1 配电箱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,周边平整无损伤,油漆无脱落,二层板厚度不应小于1.5MM,不得用阻燃型塑料板作二层板,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,导线排列整齐,压接牢固,并有产品合格证,为两部认可定点厂家生产,备有检验报告。
3.2 配电箱内的电气器具应间距均匀,开启关闭灵活,其排列间距符合规范要求。
3.4 配电箱内的导线应分清颜色,安装符合国家统一标准,出线的开关应标明回路名称,导线压在针孔内应做双回头(独股线),多股线应涮锡压鼻子进行接线,箱内的导线需排列整齐井绑扎成束,在活动部位应用长钉固定,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余量,以便于检修。3.5 导线剥削处不应损伤线芯或线芯过长,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,多股线不应盘圈压线,应加装压线端子(有压线孔者除外),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,多股线应涮锡后压装,不得减少导线 明装配电箱安装,底边距地不小于1.5M,电表箱安装时不小于1.8M,用膨胀螺栓固定。严禁电气焊开孔,不得开长孔。
3.7 暗装配电箱安装,箱体应嵌入墙内,箱体表面应与墙面平齐,底边距地不应小于1.4M,箱体周围不应有空鼓,进入配电箱的管子应排列整齐。厚度小于2.5MM 厚的配电箱不应做接地导体。
3.封闭母线 封闭式插接母线应按设计盒产品技术规定组装,组装前逐段进行绝缘测试,其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.5MΩ。
3.2 封闭式插接母线应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,螺栓加装平垫和弹簧垫固定牢固。
3.4 封闭式插接母线外壳连接应牢固,有防止松动措施,严禁焊接,封闭插接母线外壳两断应与保护地线 封闭插接母线外壳地线连接应紧密,无遗漏,母线 母线 的裸铜线压鼻子进行接地跨接。
2.10 电缆进入电缆沟、隧道、竖井、建筑物、盘(柜)以及穿入管子时,出入口应封 闭,管口应密封。
2.12 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电源线,一定要采用直埋于地下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。电缆护层或金属线必须接地,埋地长度应在10M 以上,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、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。
2.2.1 镀锌扁钢焊接长度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,且至少焊三边,惯弯不能太死,直线段不得有明显弯曲,并应立放。
室外接地干线一般敷设在沟内,回填土应压实但不需打夯,末端露出地面500mm,以便接引线 室内接地干线 室内接地干线多为明敷设,但部分设备连接的支线需经地面也可埋在混凝土内。
4.2.3 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,也可沿建筑物表面平行敷设,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情况;
4.2.4 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敷设时,接地干线m,支持件间的水平直线 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,水平度及垂直度允许偏差2/1000,但全长不允许超出10m;转角处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。
4.2.6 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,每段为15~100m,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。
5.断接卡子或测试点5.1 防雷引下线,接地体需要装设断接卡子或测试的部位、数量按图施工,无要求时按以下规定设置。
5.1.1 建筑物、构筑物只有一组接地体时,可不做断接卡子,但要设置测试点。
5.1.2 建筑物、构筑物采用多组接地体时,每组接地体均要设置断接卡子。
5.1.3 断接卡子或接地点设置的部位应不影响建筑物外观,应便于测试,暗设时距地高度为0.5m,明设时距地高度为工1.8m。
防雷接地测试点安装:1.预留盒及盖板要定型专用产品,标识要清楚、永久。2.安装的地方要美观、方便易于操作。3.高度0.5米。
5.2 断接卡子暗装盒应干净方正,最好为统一预制加工的镀锌件,所用螺栓直径不小于10mm,并加镀锌垫圈、弹簧垫,同时加装盒盖并做上接地标记。
6.1 避雷网6.1.1 避雷网应平直牢固,不应有变形扭曲现象,距离建筑物表面距离应一致,平直度每2M 检查允许偏差2/1000,但全长不允许超出8MM。
6.1.2 避雷线 度,弯曲半径不小于圆钢直径10 倍。屋顶避雷带:1 避雷带安装高度10cm 支架每米一个,转角处0.5m。2 避雷线弯曲要有弧度,尽可能的大弯曲半径。3 突出建筑物的金属物都要做防雷连接。
屋顶避雷带:1 避雷带安装高度10cm,支架每米一个,转角处0.5m,专用镀锌卡子。2 避雷线弯曲要有弧度,尽可能的大弯曲半径。
6.1.3 避雷线如用肩钢,截面积不小于 48mm2,如为圆钢,直径不小于8mm。
6.1.4 避雷网支架高度为10-20cm,各支点间距不应大于1M,离拐弯中心点为300mm设立支架,支架应有机械强度,不易变形。
6.1.6 建筑物屋顶上金属突出物,如金属旗杆、透气管、金属天沟、铁爬梯、冷却水塔、电视天线、风机、烟囱、广告牌等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成一体。
屋顶避雷带及突出金属物连接:1 避雷带安装高度10CM 支架每米一个,转角处0.5M。2 避雷线 水泥捻口的金属管要焊跨接线 突出建筑物的金属物都要做防雷连接。
6.1.7 上人的屋面尽量采取接地线暗敷,不宜设墩子明装避雷线,将各处要接地金属部件,用镀锌圆钢在屋面保温层暗敷到位。
6.1.8 透气管的接地应与镀锌圆钢焊接,不宜采用抱箍卡接,突出屋面的各段管路都得焊接地线。
突出建筑物的金属物都要做防雷连接:大型金属物象冷却塔等有必要做两处连接,无法焊接的部位要有专用接地螺丝压线 对体积大、各金属部分连接不好处理的设备,如风机的风管、水塔、大型设备等的防雷方式最好做避雷针,避雷针采用镀锌钢管时,管壁厚度不小于3mm,针尖应搪锡,垂直安装固定牢固。
2.1.1 依据配电箱、柜、电气器具,空间管道等确定敷设的位置走向,弹线定位,并确定支吊架的固定位置;在竖井、机房内要考虑垂直干线 应保证桥架安装横平竖直,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应保证与建筑物表面相同的坡度。
2.4.2 对镀锌铝制的桥架,本体的连接片连接可作为接地连接,但一定要保证连接牢固,配套的螺丝、平垫、弹簧垫齐全,连接处无锈蚀现象和砂浆、渣土等污染。
1.7 洁净风管安装时,风管,静压箱,风口及设备安装在或穿过围护结构时,其接缝应采取密封措施,做到清洁、严密。
25.带有防潮隔气层绝热材料的拼缝处,应用粘胶带封严。粘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。粘胶带应牢固的粘贴在防潮面层上,不得有涨裂和脱落。
6.7 室内给水管道穿越门厅、居室、壁橱、门口上部、吊顶管井内或结露影响正常使用的部位,均应做防结露保温,防结露保温材料最好采用聚乙烯板或管,保温后能保证其外观平整,但施工时应注意,聚乙烯板或管与墙面接触处应保持紧密;用板材缠绕时,应保证板材拼缝接触严密,缠塑料布或玻璃丝布时,其缝隙应与板材缝隙错开;用管材时应保证对口处用胶封严。
),聚集天下建筑机电行业之精英、汇聚天下建筑机电行业之精华!创建于2015 年 5月18 日。机电天下媒体矩阵主要由机电天下网站、机电天下公众号、机电天下学院、机电天下头条号等十余个知名平台自媒体组成,为建筑行业领域内的机电设计师、顾问、施工安装工程管理人员、设备材料厂商、开发商等提供信息服务、互联网精准营销服务、专业资料服务、技术培养和训练服务等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转盘车辆堵成圈,黑车机智走位打破闭环,网友:黑车好像清楚自己是关键点青观察 2025-02-16 19:02:15
澳洲女孩患湿疹20年不好, 痛不欲生, 最后竟被这药治愈了! 政府官宣: 只要几块钱! 百万人受益
创维发布“全球首款”DeepSeek智能电视G7F Pro,接入满血R1模型
更适合Mac用户的折叠屏要来了!OPPO官宣Find N5支持远控电脑
号称全球最大移动LED屏,Photonics推出162平方米巨型“显示器”